记住密码忘记密码

嘉德拍卖

新闻 > 展览展讯 > 正文

《联合构筑》李可政 | 隐现的显现 自我的归宿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20-06-20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

摘要: 展览:联合构筑 展期:2020年6月6日-8月16日 艺术家:陈天灼、丁乙、冯梦波、刘建华、刘韡、李可政、施勇、王功新、徐震?、颜磊、杨振中、杨君、原弓...

  展览:联合构筑

  展期:2020年6月6日-8月16日

  艺术家:陈天灼、丁乙、冯梦波、刘建华、刘韡、李可政、施勇、王功新、徐震?、颜磊、杨振中、杨君、原弓、周啸虎

  策展人:杜曦云

  地址:苏州金鸡湖美术馆

  指导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宣传部(文体旅游局)

  主办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金鸡湖美术馆

  杜 曦 云:在艺术发展史中,抽象艺术的鼎盛期是现代主义后期。你为何仍然选择抽象艺术这种方式?

  李 可 政:抽象艺术是整个现代主义艺术的一座高峰,从戈蒂耶、库尔贝、马奈、马列维奇,到格林伯格与诸多大师逐步把艺术从“艺术”中解放出来,再到极少艺术与观念主义两条前卫脉络合而为一、终结了现代主义艺术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经典抽象艺术作品,使我深深的迷恋!

  李可政《无题》180cm×180cm布面丙烯Acrylic on Canvas 2008年

  杜 曦 云:为何选择几何抽象?

  李 可 政:从直观上看似选择了几何图形,实际是用空间处理时间的空间边界……是一种主观需要。

  李可政《无题》160cm×180cm 布面丙烯Acrylic on Canvas 2008年

  杜 曦 云:这种被视觉化的时间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李 可 政:被视觉化的时间感,或者说被时间塑造的空间感,来自于审美意象的差异。这种差异本身,就是一种抽象的普遍性存在。如何破解它,便成为了去往哪里的路径。

  李可政《萌懵朦蒙》180cm×160cm 布面丙烯Acrylic on Canvas 2009年

  杜 曦 云:你这十来年的绘画,一直是用理性的几何形体和精密的数理逻辑,创建和经营着丰富的空间。这些清晰、确定的空间,又都在酝酿和生成着各种生动喜悦着的“无”、“虚空”、“不确定”,召唤和呼应着观者心中的灵性。是什么在吸引和驱动着你这沉默孤独的十来年?

  李 可 政:人与人之间我一直认为是相近的,差异不是很大,导致差异的本质是悟性。而悟性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生的(无法解释的);另一种是后天的,通过大量阅读,思考,现实经历使人不断的感悟。两者合二为一所积累起来的认知,就会使我产生要求,而这种要求又会导致追问。

  比如说我以前就会追问:“为什么有的人居无定所的过着安宁的生活,有的人住在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这个问题形而上吗——当然!这个问题现实存在吗——当然!所以,在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关系中,艺术家需要寻找到一种破解的路径或者源泉。所以尼采所说的那句话——宁可追求虚无,也不可无所追求——就显得尤为值得再次推敲。

  李可政《无题》180cm×180cm 布面丙烯Acrylic on Canvas 2010

  杜 曦 云:你的那些灰白色系的画,因为色彩和结构微妙,乍看时清晰可辨,继续看时,忽而模糊忽而清晰,感觉画面中的形体、空间在不断的起伏、显隐、呼吸。你是有意要造成这样的感觉效果吗?

  李 可 政:在格林伯格那里迁越。形式是在创作主题与媒材的持续互动与对话中显现出来的,成就于一种感觉的理性,以及一种介入日常生活的生命意志的实践理性。画面所感知到的效果,是我需要摒弃一个无情的隐喻者的身份,进一步把它不可言说的那一部分交给观者。从而,我在画面的技法上使其出现互文性——用隐现的显现。

  110cm×90cm《束》布面丙烯Acrylic on Canvas 2011

  杜 曦 云:轻柔的色彩,进一步确定了你画面中“空”、“无”的基调。这个世界问题不断,依然有很多的惨烈严酷,你避开这些吗?

  李 可 政:我曾经和朋友说:“难”其实并不难,难的是“难得”。我在这里的“难”是指现实,而“难得”是指精神。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在波洛克时期借助的是荣格的“精神分析”学,现在已不是精神分析学,而是德勒兹的“精神分裂”分析……所以我所处的这个时代语境中,重要的不是避开而是选择。

  李可政《在时光中寻找时光》布面丙烯Acrylic on Canvas 180cm×160cm 2013年

  李可政《在空间中寻找空间》布面丙烯Acrylic on Canvas180cm×130cm 2013年

  杜 曦 云:可以描述一下“难得”的精神的大致方向和轮廓吗?

  李 可 政:比如说,这件事情很难!难得你能一直坚持下去!这里的“难”是个客观事实,而这里的“难得”就是面对“难”而作出的决定性选择。使事物变为“难得”的过程中,一定是由某种理念、信念作为支撑的。由“难”转化为“难得”,就是由现实上升到精神。

  杜 曦 云:你这十来年的作品一直是抽象艺术的形态,以后可能会选择具象的方式吗?

  李 可 政:这实际上牵涉到认识论的问题。我是美术学院毕业的,和所有同行一样,考学时要从具象开始,也就是所谓的“三大面五大调”。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是对我进入艺术最难以摆脱的阻挠。从艺术教育的角度看,“三大面五大调”是希望能作为无基础者的基础帮助,使其进入。但以当今的语境来讲,实在是太过于陈旧。我觉得真正进入艺术要以抽象开始,训练人的宏观以及归纳意识,会对审美、观念、情趣、认知等有更高的意义。

  无论是选择抽象还是具象,或是装置、雕塑、多媒体综合材料,最终都是我思想的载体。对我来说,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20171202》180cm×360cm 布面丙烯Acrylic on Canvas 2017年

  杜 曦 云:哪些艺术家对你有比较大的影响?

  李 可 政:马列维奇( Kazimir Severinovich Malevich)、莫兰迪(Giorgio Morandi)、克莱因(Yves Klein)、丰塔纳(Lucio Fontana)、罗斯科(Mark Roth ko)、阿尔伯斯(Josef Albers)、斯泰拉(Frank Stella)、艾格尼丝·马丁(Agnes Martin)、纽曼 (Barneett Newman)、林寿宇等。

  杜 曦 云:你的画面似乎不是思辨型的“观念艺术”,是杜尚所说的纯然“视网膜的艺术”,需要纯然的观看来获得内心体验,对此你如何看?

  李 可 政:库尔贝也曾试图毫不留情的冷静观察,只画不受思想干扰的眼睛看到的东西,马列维奇则强调在基本的几何形体中利用有限的颜色,来表达“由纯粹的艺术感知而产生的崇高感”。他曾指出:“对于至上主义艺术而言,客观世界里视觉所产生的现象,就现象本身而言是毫无意义的,它们之所以重要,在于会令人产生感觉,而不是客观的事物或环境本身。”

  作为作品的存在,我的作品是由两方面构成的。一方面,是作品被创作性存在,这个方面在于创作者(也就是我);另一方面,是作品被接受性存在,这个方面在于观赏者(也就是观众)。被创作性和被接受性合二为一,产生了作品的完整性。

  我更倾向于罗兰·巴特的“使作者消失,让读者诞生。”于是也就有了那句: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作品的观赏者具备何种素养,以及如何纯然的观看然后进入其中,使审美意象形成,产生真理的原始发生,也是很重要的。

  《墙》100cm×100cm 布面丙烯Acrylic on Canvas 2011

  杜 曦 云:你在画的过程中轻松喜悦吗?

  李 可 政:在创作过程中,轻松喜悦的心情小于纠结、否定、推倒、重复、不确定等心情。但还是有喜悦的。比如,我预设一块颜色,结果调出来的色彩效果超过我的预设,我就会很得意。整幅作品完成后的效果超乎了我的想象,我就会很满意。

  《无题20180815》80cm×60cm 布面丙烯Acrylic on Canvas 2018年

  杜 曦 云:画的过程中,是需要调动某种心境,还是需要推敲某种视觉形象和结构?

  李 可 政:调动某种心境,推敲某种视觉形象和结构,这是肯定会有的。创作时的心境对我极为重要!我体验过的最好的心境,就是在创作的过程中完全忘记了自己,似乎被某种旨意所指使。这种感觉极为美妙迷人!但遗憾的是短暂,不确定它什么时候会来和会再来……

  杜 曦 云:那指引你的旨意能让你感觉美妙迷人,是因为若有所悟,还是因为美妙本身?

  李 可 政:这个问题,是我用所学的知识、逻辑和思想无法解释、无法言说的。

  杜 曦 云:这种美妙迷人,是轻松还是激昂?

  李 可 政:有轻松也有激昂。

  杜 曦 云:这种美妙迷人,每次不期而至时是似曾相识的吗?

  李 可 政:很早以前我读过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哲学,里面描述了关于人的一种高峰体验。我觉得把这个问题量化分析时,和他所描述的感受有点相似:像心里感觉诗人来过,但很快就又走了……

  杜 曦 云:在画画以外的其它时间里,你有过这种体会吗?

  李 可 政:有过。

  杜 曦 云:时代的步伐越来越快,躁动狂乱的事情越来越多,目前又遭逢剧烈震荡期……你的日常心态平静吗?

  李 可 政:托马斯·曼曾说过:“一个人一旦找到了自我,他不能总是停留在自我。”我是有同感的。所以日常心态平静也不平静。

  杜 曦 云:你正在进行的新作,和以往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李 可 政:试图把画面中的形再加以抽离,使视觉更为纯化……

  《无题20190516》110cm×90cm 布面丙烯Acrylic on Canvas 2019年

  杜 曦 云:你在不断纯化画面视觉和其中的“灵”时,有没有横向比较:你和蒙德里安、马列维奇、罗斯科、纽曼等艺术家通过作品召唤的“灵”有何异同?

  李 可 政:这个问题是递进式。在我刚接触抽象艺术作品时,靠的是一种直觉,觉得和我自身的审美情趣吻合,产生了一种喜爱和着迷。当我进一步了解和研究时,我发现抽象的背后是有乾坤的。所以我对这些艺术家的认识是分阶段的,起初是对图形的视觉认识阶段,慢慢我发现其实他们的作品背后有一个很大的哲学背景作为支撑。

  于是我几年前发起成立了一个讨论小组,叫“所知小组”。我很喜欢苏格拉底的那句名言:我知道我一无所知。所以就用“所知”来命名这个小组。这个小组由中央美院极其优秀的博士生组成,起初是赵宏伟、朱橙、沈森和我,后来加入了赵炎。

  因为面临毕业和刚毕业后的工作压力,大家也是聚少离多,平时通过微信群和私下交流很多。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对哲学展开探索,以现象学为主,从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拉康、福柯等开始研究,这过程就像进入一个无边无际的黑洞!虽然是黑洞,却也有光亮的启发,在逐渐了解这些伟大哲学家时,越发感觉尼采的伟大之处。

  从这里再转向去看马列维奇、罗斯克、纽曼等艺术家的作品时,我才明白不是只含有哲学那么简单。在这个认识下我明白了——自己选择的道路面前就是一座高山。我在和大师们横向比较时,是希望通过他们来寻找一条通往高山的路径。

  《视觉的思觉》Think or Not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780cm×540cm  2017

  杜 曦 云:这个高山通向什么呢?

  李 可 政:通向内心的那个自我。

  杜 曦 云:内心的自我通向什么呢?

  李 可 政:一种归宿

  对话者

  ABOUT SPEAKERS

  李可政 | 艺术家

  1983年生,2008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北京。主要从事抽象艺术创作,聚焦于“灵商”这一主题,作品用“几何抽象”这种国际化的方式,表达着各种生动喜悦着的“无”、“虚空”、“不确定”,召唤和呼应着观者心中的灵性。

  参加的主要展览:《再空间》(白盒子艺术馆,北京,2018)、《边镜-李可政个展》(白盒子艺术馆,北京,2017)、《自由场域》(当代唐人艺术中心,2017)、《抽象艺术新一代》(寺上美术馆,北京,2014)、《青年决定未来》(K11艺术馆,香港,2014)、《变异-中国当代新锐艺术家推荐展》(上海,2013)、《时间的边界》(798艺术区,北京,2010)、《种子》(平遥国际摄影节,平遥,2008)《中德艺术家交流展》(影像作品《三月的星期三》获一等奖,天津,2007)

  杜曦云 | 策展人

  策展人,1978年生,2000年于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获硕士学位。曾任上海昊美术馆副馆长、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副馆长。

  他的艺术观点著述于各类杂志和出版物,并曾主编《艺术时代》等刊物。他曾参与组织、策划多个展览和项目,近期包括:蒙塔达斯:亚洲礼仪,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2018年;今日之往昔:首届安仁双年展,2017年;走向未来:马德里·北京音乐潮,塞万提斯学院,2017年;萧条与供给:第三届南京国际美展,百家湖美术馆,2016年;北京·798诞生纪(2002-2006),宋庄美术馆,2016年。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分享: 更多
用户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赶紧抢第一条评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