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密码忘记密码

嘉德拍卖

新闻 > 教育评论 > 正文

孙滋溪先生的师道与画品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6-07-02

摘要: 孙滋溪先生不仅在油画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也在插图艺术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孙先生的插图作品不仅量大,而且涉及的面很宽,既有长篇小说的插图力作,也有赏心悦目的杂志插图。

  原标题:师道·画品——记我的老师孙滋溪先生

天安门前(油画) 1964年 孙滋溪

天安门前(油画) 1964年 孙滋溪

 同学(油画) 1963年 孙滋溪

同学(油画) 1963年 孙滋溪

 孙滋溪

  人物名片

       孙滋溪(1929—2016),山东省黄县人, 著名艺术家,美术教育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装帧艺术委员会委员。195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先后任美院附中党委副书记、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1985年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主任,1995年受聘为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代表作品有:油画《天安门前》、《母亲》、《五子棋》,石版画《小八路》,文学插图《林海雪原》等。

       孙滋溪先生是油画家,也是插图画家,他的油画作品《天安门前》是我在少年时期看到的,这幅画在我的脑子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孙先生的插图作品最早也是在那时看到的,我在读《林海雪原》时,使我不能释手的原因也在于其中的插图,那个年代也是美术界的盛世,包括孙先生这些前辈们的作品,影响了很多人。立志做一个画家是我少年时期的梦想。

       1978年我幸运地考上了中央美院。我三年级时,版画系开始实行工作室制,我成为插图工作室的第一届学生,孙先生是主课教师,第一次插图课就是由他给我们上的。孙先生那时正值中年,在我们的眼中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师者,没有一点大艺术家的架子,他虽无口若悬河的讲演,但在不多的话语中却能切中要害,成为解锁的钥匙。孙先生曾经是军人,他把严谨的作风带到了教学中,按时完成任务是我们最基本的要求,那门课使我度过了紧张、愉快的一段时间。这套插图作业后来出版了,出书后我送给的第一个人就是孙先生,因为这个成果中有他的心血。

       孙先生上课使我们受益很多,一碗水与一桶水的关系在他的教学中体现得很充分,他的创作实力和教学经验足以浇灌我们。尤其是文学插图中的人物分析令人折服,在形象的设计中给我们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孙先生在人物刻画中反映了他杰出的才能,不仅使他的油画艺术独树一帜,也在插图创作中游刃有余。他作品中的人物呼之欲出,亲切感人,这不仅仅是绘画的功力,更重要的是感情的注入。在作品《天安门前》中,他把家族、民族与领袖的关系融合在画面中,人物、场景结合得如此贴切,形象地将“家”的含义扩张了。整体的气氛通过个体的情感共性传达出来,个体中又有独特的个性,在表情、动作上都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以合影的方式塑造人物属于难度很大的表现手法,因为这类画面很难脱离雷同、单调的结果,但是孙先生不仅做到了画面的统一和圆满,人物也各具特色,光彩照人。《天安门前》采用的是平光画法,孙先生有意弱化了油画光影表现的优势,其目的是为了达到“人民的、大众的”喜闻乐见的形式,这幅画被公认为油画民族化的典范。雅俗共赏实际上是高标准,如此才能真正体现出人文关怀。

       孙先生青少年时期是在军队度过的,他的作品中军事题材占有很大的比重,他很善于通过生活中的细节来反映子弟兵精神面貌,如《同学》中一老一小学文化的情景,栩栩如生的动作、细致入微的神态将人物活生生地表现出来。这幅作品的艺术价值就在于以小见大,看似一个普通的生活片断,但作者却以平实的语言反映了对革命的信心与理想。画品即人品,孙先生上课讲话很淡定,决少慷慨激昂之态,但他的话很有回味的余地,这些特点在他的画中充分体现出来。

       艺术大师的素质是全面的,如毕加索、马蒂斯在不同的艺术领域中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现在画油画的人在其他方面有所作为的为数不多,孙先生不仅在油画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也在插图艺术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退休前他曾担任版画系插图工作室主任,也是中国美协插图装帧艺委会的领导者之一,这些位置是他的实力所带来的。孙先生之所以在这两个方面都属于重量级画家,正因他在人物塑造上的能力非一般人所能及,无论油画作品或是插图作品,其感人之处正是刻画了真实可信的人物。原因有三:其一,他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其二,在观察人物中具有沙里淘金的慧眼;其三,具有表达的多种手段的能力。

       孙先生在给我们上插图课时,非常关注我们对于形象的设计、动作的设定,每一个细节都要反复推敲,我们选择的文本大部分是长篇小说,他不仅要求我们认真研读,下课时还总是夹着一摞书拿回家研究,所以每当他给我们提出问题与建议时,都会有的放矢,使我们受益匪浅。

       作为专业课教师,空谈理论是不够的,教学水平的高低,来源于自身的艺术修养,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创作成果。孙先生的插图作品不仅量大,而且涉及的面很宽,既有长篇小说的插图力作,也有赏心悦目的杂志插图。他的《林海雪原》插图在插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孙先生从军时曾远赴东北,有着丰富的人生体验,另外,为了这部小说插图,他结识了作者曲波,并结为好友,共同的经历使他们成为知音。因此,他对小说的理解达到了别人所不及的程度,这也是插图创作的首要条件。孙先生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将自己的创作热情投入其中。我非常欣赏孙先生插图中的传达思路,如“少剑波杉岗站发誓讨还血债”,画面中并没有群情激昂的场面,相反,他将人物处理成凝固般的静态,所产生的凝重肃穆的气氛预示着暴风雨的来临,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我们感到了能量的积蓄,也会联想到其后的激烈战斗。孙先生的军事题材插图很少表现火爆的场面,他以自己的创作思路与表现方法更有力地挖掘了原文的内涵,也诠释了插图再创作的意义。

       孙先生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插图画家,无论是为大部头著作还是杂志作插图,他都以同样态度进行创作。在他数量不菲的杂志插图中,有着很可观的精彩之作。在这些插图中,可以看到孙先生在画法上不同的风格面貌,他很有笔墨功夫,往往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个生动的形象,笔墨潇洒,但很有章法,这些插图作品也成为我讲课的范例。孙先生在这些插图中同样塑造出了令人难忘的形象,即使是画面中的次要人物他都认真地对待。孙先生通过细节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身份特点在插图中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惩罚》插图中的老大娘的拭泪动作,极其生活化,自然朴实,悲情至深,使我们感到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就在面前,其他人物包括躺在地上的死人,都有很强的真实感,画面中所产生的悲怆气氛通过生动的人物刻画表现了出来。

       孙先生是一个笔耕不辍的创作者,从他的大量速写中便可看出。他的速写丰富多彩,人物、景物活灵活现,我认为他的创作成就和这些素材的积累是分不开的。孙先生对待创作很真诚很严肃,但在他的速写中我们又看到了他洒脱、自如的一面,那种即兴的发挥、自然的原生态以及造型手法的洗练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孙先生的创作草图中也具有这些特色。评价、认识一个艺术家只限于创作结果是不够的,其创作过程、艺术轨迹更具有研究价值,孙先生创作前阶段都要画很多草图,有素描稿也有色彩稿,在整理他的作品时,我们发现了大批的草图,从这些草图中看到了他创作的步伐,画幅虽在咫尺之内,但体现了先生把握全局的能力和高度概括的表现力。相比最后完成稿,我们看到了孙先生创作的另一个面貌,如《乔隆飚》插图,甚至我更偏爱他的色彩稿,用笔不多,人物却已跃然纸上,脸部虽然几笔带过,但神貌已存,比起正稿更多了意到笔不到的效果。具有高度艺术素养的人,每一步都有大家风范,孙先生的速写和创作草图即证实了这一点。

       今天,时代变了,人们的艺术观念也变了,在浮躁的风气中弱化了脚踏实地的艺术精神。一些画家以“主旋律”的名义创作了一批假、大、空的作品,作者所缺失的是什么?对照前辈们的作品即可找到答案。所以,研究孙滋溪先生的从艺历程,分析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会引发我们对艺术发展诸方面的深入思考。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分享: 更多
用户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赶紧抢第一条评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