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密码忘记密码

嘉德拍卖

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林路:我们如何解读城市真相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6-06-16

摘要: 同一件事实,在不同的人眼里观看,所得出的结论肯定是不一样得;或者同一件事实,在同一个人不同的心境下看,最后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那究竟什么是事实本身呢?我们所看到的,记录的只是事实的再现,而不可能是事实本...

原标题:我们如何解读城市真相


林路:我们如何解读城市真相


最近有两组摄影作品,引发了些感慨:关于摄影与现实的“关联”及其价值。


一组是上海师范大学的摄影教师周明最近整理并放成照片后再经扫描的画面,题为《上海蜗居》,拍摄于1992年到1996年的上海市中心区域,非常具有震撼力的纪实空间,让我们面对一个无法拒绝认知的“残酷”现实。


现在不要说年轻一些的非上海人,即便是不那么年长的上海本地人看了这样的照片会作何感想呢?……尽管文字的缺席永远会是一个遗憾!


文字可以记录历史,但读者对于文字所描述的历史瞬间必须通过想象去完成和补充,最终才能在人的脑际幻化出相应的形象画面。绘画也可以记录历史,而且是形象的,但它和历史真实始终存在差距,因为画家将所面对的历史场面转换成画布或画纸上的具体形象时,只能凭着记忆和想象然后再借助绘画技艺复原出大概情形,而且任何客观的事物经过了画家的涂抹,其主观和个性成分的介入必然损害其原本的面貌,结果是使观众无法从内心深处信服这是事实的真相,从而确认其历史的真实性——即使是观众已经被画家娴熟的描写手段和高超的艺术想象征服了的时候,也仅仅会用“栩栩如生”这样的评语拔高其与生俱来的伪真实性。而当瞬间纪实的摄影作品出现在观赏者的面前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其真实性和由此带来的时间消逝后的历史感。尽管今天的数码成像技术可以轻而易举地拼凑出十分逼真的“历史画面”或“现实瞬间”,起到一时愚弄观众的作用。但可以自信地说,今天的观众对摄影瞬间的真实性和历史感的认同还是无法动摇的,这种“顽固”的心理认同为摄影的瞬间历史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也是值得认真思考和珍惜的。


但我们还必须随时提醒自己:眼睛所看到的影像,只是事实的再现,并非事实本身。而我们在说写实、纪实主义的时候所犯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坚持认为看到得就是事实本身,并且很执着,加以适当描述,既认为它可以“官方性”描述事实——其实那不是一个真实的镜子,只是一个变形的镜子。同一件事实,在不同的人眼里观看,所得出的结论肯定是不一样得;或者同一件事实,在同一个人不同的心境下看,最后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那究竟什么是事实本身呢?我们所看到的,记录的只是事实的再现,而不可能是事实本身。


其实我想,摄影的力量就在于它可以从一定的范围替代人们的目击,同时也能在一定的程度上释放人类的情感,这些也许就够了。苏珊·桑塔格也说:“照片是时间与空间的切片。”既然是切片,我们还有什么苛求?尽管在今天的世界上,每一秒钟都可能有成千上万架照相机的快门被按下,但流动的时间和广袤的空间决定了摄影已经成为不可重复的瞬间。正像古希腊哲人早就说过的,“你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新的水不断流过你的身边”。用这句格言来形容摄影的瞬间特性,也许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只是,二十多年前的《上海蜗居》,如果放在市政府的办公桌上,又会引发人们什么样的思考空间?在二十多年后上海房价涨得离谱的今天,更多的人是不是也处于另一种变相的“蜗居”之中?又或者,上海档案馆有否兴趣收藏者有一组几乎是“绝无仅有”的珍贵影像?


这让我又想到了另一组影像——上海资深摄影人朱钟华数十年来上海街头的猎影。面对如波涛般汹涌而来的视觉呈现,我对摄影师的创作和人生重新有了思考定位,并且想到的是:我们的影像为后人留下什么?


摄影语言的本体特征,在这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隐形的力量——几乎让你无法察觉!


其实,摄影真实与否,根本上在于拍摄者对世界的态度、对被拍摄者的态度,被拍摄者对于世界的态度,以及日后观众对真实的要求和理解。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远非我们简单的认识系统空间可以容纳的。


如此影像为后人会留下什么?记录一座城市吗?图解一个时代吗?真正优秀的创造者,他的影像不再会是简单地告诉人们,在哪一个地域和哪一个瞬间发生了什么,而是通过拍摄者入木三分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呈现给无数的后来人:在这个世界的某一个似乎无足轻重的时代,有一个叫朱钟华的摄影人,他是如何观看这个世界的!或者说,他所呈现的,就是一个时代不可能重复的艺术家看待世界的方式!因为,只有个性化的看待世界的方式,才可能证明人的存在,而非世界是怎么存在过的……


于是我们欣喜地看到,不管是周明的《上海蜗居》,还是朱钟华的上海街头,都是力求从自身的角度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真相”,而我们更应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这些“真相”,还原各种属于我们的“真实”。更让人欣慰的是,如此的实践,绝非是当今中国摄影界在所谓的主流意识鼓励下大批量生产出来的荒谬瞬间,那些无关痛痒的“风花雪月”,而是通过应有的文化底蕴,凭感觉去触摸生命的个性化都市空间——尽管恍惚,尽管魔幻,但这一切,正是一个摄影人最有价值的“闪光点”所在……


所以,刚刚去世的美国女摄影家马克所说的摄影人的拍摄必须“进入”,绝不是对残酷的现实简单的“美化”,而是选择更有力量的方式引起人们的震撼——除此别无他路!纪实摄影所面对的现实面前,摄影家如何处理好现实的真实与感觉的真实的关系,也是很重要的。照相机后面的人是有情感,有个性的。纯客观的真实是不存在的。而机械的真实反而缺乏感人的力量,从而失去纪实的意义。成功的摄影家可以从极平凡的事件中发现不寻常的画面和意义,这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或者说,成功的摄影家面对人们司空见惯的主题时,都可从全新的角度去发现人们所忽略的独特主题,使人们通过其照片获得一种出乎意料之外的满足,而不是一味地通过沙龙的唯美去掩盖世界的“伤疤”。是的,冷漠的和分析型的后现代主义或是神经质攻击型的当代新闻摄影家可以通过猎奇暂时吸引一些观众,胸无点墨的摄影师只需简单地掌握一些摄影的光影和构图语言再上后期的PS就能“烘托”出无与伦比的“梦境”,但带着挚爱目光的纪实摄影家却能从纪实事件表面的下层挖掘并找出一种对人们来说并不是可以直接获得的意义,并赢得长久的生命力。虽然纪实摄影家们行动的方式各异,但纪实摄影成功的基础只有一个,即对这个星球上芸芸众生的同情、理解与关怀,而不是简单地迎合某种主题沉浸在自我欣赏的梦呓之中。离开了这一坚实的基础,一切努力都有可能走向其反面。


触摸摄影的“真相”并非易事,结症还在于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以及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中国摄影圈一直被艺术界诟病的就是缺乏文化素养——因为摄影凭借高科技的发展以及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技术含量,使入门变得轻而易举,使普及的程度超出人们的想象。结果也导致了摄影人变得浮躁,容易满足于表面的视觉认同,将无数美丽的表象误认为世界的真相,放弃了对人类精神层面的探索。


这样一些离我们身边如此近的影像档案,究竟对上海这座都市的规划者会有多少启迪,我心里真的没有底。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分享: 更多
用户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赶紧抢第一条评论呀。